投资大师的系列连载进行到这里,有读者提出了一个疑问:大师们的方法是没问题,不过他们敢买的时候,往往股市也是很差的时候,关键是我们没胆量去买。另外,中国股市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多少有些泡沫的,因此价值投资的好机会并不多啊。别的时候,就一直干等着吗?!
对于以上的问题,其实在每个经济成长当中的国家,都存在。一方面是经济持续景气,使得股市的估值水平,不容易回落;另一方面,投资者的日益成熟,使得机会越来越不容易发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位与众不同的投资大师。特别的地方,不是他的战绩,而是他战斗的地方与众不同。
麦克?普莱斯是美国价值投资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1975年加入海涅证券(Heine Securities),跟着海涅(Max Heine)学习,1976年开始成为共同股份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当时基金管理资产只有500万美元,至1996年为止,麦克?普莱斯所管理的四支基金资产达130亿美元,20年间成长了2600倍,而旗舰基金-共同股份基金在20年间平均年报酬率达20%,比同时期S&P500指数的表现高出5个百分点,并超越美国成长型基金及收益型基金表现的平均值达7个百分点。
普莱斯的老师海涅,是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也是破产领域(困境证券交易)的先驱。作为一个1934年成功逃往美国的德国犹太人,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别人无法触及的廉价投资。因为海涅往往在破产企业的股票或债券投资上寻找机会,因此在1973~1976年,美国股市大跌40%以上,而海涅却实现了100%的年均复合回报率。在同一时期,巴菲特也未能完全低于大熊市的侵袭。
一、投资目标的设定
通过跟随海涅学习基金管理,普莱斯发现只要在熊市里的表现不太糟,这样只要市场转暖,总成绩就能轻松跑赢大盘的平均水平。这样一来,他的投资目标就很明确了——在熊市力争取得好成绩,每年的投资目标只设定在15%。
这句话的奥秘在于:其实谁也无法预测牛市熊市何时到来何时结束!首先,人们在猜测是牛是熊时,往往做反方向。另外,即使能够明确现在是牛市,人们也会过度的投机,或是往往在行情最火爆的时候,仓位最重,由于中国股市的牛市经常“猝死”,导致后续决策非常困难。普莱斯却另有想法:不管现在是牛市还是熊市,我先假设目前是熊市,绝不挤在人群里去追逐热门股,我不打算赚大钱。因此,我就在一些冷门的即将破产的股票上,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赚小钱的机会。并且我始终要留足现金。
仔细想来,这点上绝对值得大家好好琢磨一下!我们是否总在幻想着牛市的到来,是否总希望牛市里满仓熊市里空仓,也因此而承担了很大的决策风险?!为什么会套牢?不就是因为总贪心的想多赚些,所以买的仓位太重吗?!
永远当现在是熊市,就自然会去少承担风险,回报也就自然会上升。少亏就容易赚!
二、投资组合的设定
基于熊市只防守的思路,普莱斯从不“进攻”。
其组合中,2/3为估值低估的股票,虽然会受到市场走势的干扰,但因为估值低估,因此往往涨跌幅都小于指数。1/3为破产证券、套利头寸、现金。这个结构的奥秘在于,破产的重组、股东大会、审批、复牌等等进程,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跨越了牛熊转换,也就不容易受到当时市场走势的影响,短线参与者越少,就不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干扰,“波动”越少越容易赚到钱。另外普莱斯一般将这1/3的资金平均分配在5~10个机会上,以防范自己“看走眼”。最后始终手上留着5%以上的现金,等机会。
按照这一结构,普莱斯的基金,其平均波动性约为40%,始终小于市场平均水平。既然基金净值不容易大跌,赎回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普莱斯就越能安心进行长期投资。
三、如何选取占组合2/3的估值低估的股票
普莱斯除了别的大师也常用的资产重置成本法、FCF贴现等之外,还非常看重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交易,所给予的信息。
普莱斯认为最新的大宗并购交易,包含了信息灵通的买家对市场上这种类型企业的评估,而且还包含了为获得企业控制权所支付的溢价。
按照这一思路,普莱斯不怎么关注宏观经济或是所谓的政策面、资金面。一般他通过报纸关注最近的并购案例,观察买家是如何看待现在的价格便宜程度。大致有所了解后,他就耐心的在这一基础上,看看有无同行业的股票最近价格相较此打折40%以上。或者选择几个观察对象,耐心的等待其价格下跌。
接下来,就是他著名的三步曲:1、股价需低于每股净资产。2、公司管理层普遍持股较多。3、公司负债越少越好。
这一部分的操作,没有什么复杂的。就是耐心的执行纪律,等待价格的下跌。管理组合时,不断的调入低估的个股,将大幅上涨的换出。
四、如何选取占组合1/3的破产重组股
破产重组股的研究其实并不容易,一方面对于破产重组的法律进程要很了解,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财务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国情,要对上市公司当地政府的运作思路要有了解。
按照A股的规定,事实上最好是在股票即将“ST”之前,就开始跟踪,因为这期间,上市公司会有大量的债务和法律诉讼爆出,这段时间的研究对于后续的判断很关键,如果仅是单纯的依据重组的传闻,或是股价够低,就去博重组,其实胜算不大,毕竟现在已经有了退市三板的机制。只有建立在对公司基本面足够的了解之上,才算是有把握。
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因为ST股是否重组成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分散资金在5~10个机会上,要比单纯的押注更加安全。
按照这一策略,在操作上,始终保持对绩差股的跟踪。一旦丑闻爆出后,就计算其股本大小对应的“壳”价值,估算资产情况,估算企业继续运行的价值等等。然后等待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后,再伺机买入。
五、催化剂
普莱斯有一个散户投资者无法企及的优势,就是由于其基金规模庞大,往往在破产股的重组中,能够参与其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回到A股市场,由于散户没有他这个优势,因此地方政府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是偏远地区或当地仅此一家的上市公司,往往当地政府都会力保其重组成功。
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笔者当年(2006)金杯汽车的重组案例上,就是考虑到金杯汽车对于辽宁省和沈阳市的重要性,以及庞大的职工安置问题,认为其债务重组的成功概率极大,再考虑上仅1元多的股价,土地资产的价值巨大等因素,是一个很好的普莱斯式的案例。
催化剂,是价值投资者和空想家的重要分水岭。因为低估的价格不会自动上涨,千里马要遇上伯乐,才能体现价值。所以,ST股一定要能找到有足够动力去积极重组的利益关联方。这一点至关重要。
回到开篇我们提到的那个问题,其实美国股市已经有200年以上的时间了,市场的成熟度在不断提高,聪明人也是越来越多,因此传统的价值投资,不容易等到好机会。巴菲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然他的资金量太大不容易寻找到合适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股市,迟早也会像美国一样,早点练些独门武功,是很重要的。
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或价值投资者,近几年的成绩明显好于其他投资者。近20年炙手可热的比尔米勒等价值投资大师,纷纷在次贷危机中不幸“中毒”,反倒是海涅的另一个门生赛思.卡拉曼逆流而上,成为近两年的明星。他成功的秘诀,就是普莱斯从海涅身上学到的。
普莱斯和卡拉曼的成功,我想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认知偏差。他们从海涅那里学到,和一堆聪明人一起抢打折的商品,真能买到手,也许未必是好事,因为东西可能会出问题。何况,和聪明人一起竞拍,买价肯定不理想,将来的盈利空间相应的也就缩小了。认知高度集中的地方,出错的概率越大。
反之,在大家都不感兴趣的地方(濒临破产的企业),认知偏差,会使得赚钱的机会,特别是赚钱空间要大于其他地方,这样一来,即使偶有失手,也没问题。
再做个比方:与其拼劲全力去战胜高手,不如轻松的欺负小孩。哪怕只是抢个棒棒糖而已。
~~~~~~~~~~~~~~~~~~~~~~~~~~~~~~~~~~~~~~~~
最后还是用普莱斯的老师海涅的一句话,再总结一下这种投资风格的核心思想:“海涅经常说:我不想成为第一,我只想在没有太多风险的情况下不断获得增长率。”
换句话说,不追求买到成长股,不追求发大财,不去人多的地方,默默的赚钱。
fh至尊平台 南添 2010-06-22
(025)6667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