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银行部 文尚德
一、行业概况
(一)概述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人类文明的划分以材料的更替作为重要标志,中华民族文明先后经历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铁器时代至今的两千多年历史中,铁金属一直是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最主要材料。
进入二十世纪,塑料作为高分子有机材料的代表,诞生之后就被大量应用于包装、生活用品等领域,这是因为与金属等材料相比,塑料拥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性能优势,包括:(1)质量轻;(2)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3)绝缘性好,导热性低;(4)耐磨性能好;(5)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6)吸震和消音隔声效果好。
然而,在塑料改性技术出现之前,塑料的应用也仅仅局限在包装、生活用品等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塑料亦有明显的性能缺陷,包括:耐热性差,热膨胀率大,易燃烧,尺寸稳定性差容易变形。该等缺陷导致塑料无法应用到汽车、家电、通信等对材料性能要求很高的领域;二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塑料品种非常有限,具有广泛商业使用价值的少数几种,如PP、ABS、PET、PVC。
要扩大塑料的应用领域,就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普通塑料进行加工处理,以增加或增强其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并获得新的塑料品种,这一过程就称之为塑料改性。塑料改性有两个核心作用,一是弥补了塑料的缺陷,增强了性能,使得塑料材料能够适用于高端领域;二是诞生了新的材料品种,把种类有限的塑料品种演变成为成千上万种新型材料,满足了人类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
塑料产业的发展,与冶金产业的发展有相似之处,冶金产业领域的发展初期,人类致力于去发现新的金属,但是,人类发现能够大量开采且有利用价值的金属只有少数几种,于是,人类转而采用了合金的方法,获得了多种多样、性能各异的金属材料。塑料产业正在经历冶金产业类似的发展轨迹。
改性塑料产业与合金产业的发展历程明显不同的是,合金产业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是非常成熟的产业。而塑料的出现仅有一百多年历史,对塑料进行改性更是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改性塑料产业仍处于成长期,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新材料行业。
(二)行业主要特征
1、改性塑料企业一般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改性塑料产品种类众多,不同产品在专业性能指标上差别很大,要评估一种改性塑料能否满足使用要求需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需要公司必须与客户紧密协作,积极地参与客户产品的研发、设计,产品销售后,公司需要为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这一业务特点决定了本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方式为主。
2、改性塑料企业一般采用“自主生产”模式
由于产品配方是改性塑料业内企业的核心机密,且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保密、保质量,公司产品均由公司自行组织生产。改性塑料行业的自主生产模式,决定了业内企业新建产能的资金需求较大,需要多渠道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
(三)行业产业链
改性塑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上游行业情况
生产改性塑料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由石化企业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炼制而来,因此改性塑料行业的上游行业是石油化工行业。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本土石化巨头已具备强大的合成树脂生产能力,且我国对进口合成树脂产品无限制性规定,国内企业可以从日韩、中东等石油化工业发达的地区采购合成树脂,因此改性塑料行业所需原料的市场供应充足。
2、下游行业情况
经过改性后塑料产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改性塑料行业的下游行业涵盖了汽车、家电、电子电气、IT、军工、3D打印等行业。该等下游行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支柱,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十分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改性塑料的市场需求,为本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塑料改性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汽车、家电等终端产品的性能,节约了终端产品的制造成本,亦极大地促进了下游行业的发展。
二、行业市场规模
(一)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动力
大多数行业市场规模完全或主要取决于下游行业的市场规模所,改性塑料行业则不同,其发展则有多个动力:首先,汽车、家电等下游终端行业的业务规模在扩大;其次,“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材料应用趋势,使得塑料消费量占材料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再次,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亦在不断提高。
在终端行业的业务规模、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和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这三个增长动力都出现的情况下,改性塑料市场规模将同时受益,市场规模增幅将是三大动力的乘积。举个例子,2015年我国汽车、家电等塑料终端应用行业的产品总重量是10,000吨,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是25%,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是12%,那么2015年改性塑料市场规模是300吨;2016年,如果终端行业的产品总重量同比增长10%,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和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分别提高1%,那么2016年改性塑料市场规模是371.80吨,较2015年增长23.93%。具体推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项目 | 2015年数据 | 2015-2016年增长情况 | 2016年数据 |
终端行业产品总重量(1) | 10,000万吨 | 增长10% | 11,000万吨 |
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2) | 25% | 提高1% | 26% |
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3) | 12% | 提高1% | 13% |
改性塑料市场规模(4=1*2*3) | 300万吨 | 将增长23.93% | 371.80万吨 |
【注】上述数据均为举例使用,并非实际市场数据。
只要有一个或两个增长动力出现,改性塑料市场规模亦能实现增长。延续上述例子,即便2015年我国终端行业的业务规模未增长,但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分别提高1%,改性塑料市场规模将依然能实现12.67%增长。具体推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项目 | 2015年数据 | 2015-2016年增长情况 | 2016年数据 |
终端行业产品总重量(1) | 10,000万吨 | 零增长 | 10,000万吨 |
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2) | 25% | 1% | 26% |
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3) | 12% | 1% | 13% |
改性塑料市场规模(4=1*2*3) | 300万吨 | 12.67% | 338.00万吨 |
【注】上述数据均为举例使用,并非实际市场数据。
以下分别以终端行业的业务规模、塑料占材料总量的比重和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的比重这三个增长动力,来说明塑料改性行业市场规模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1、终端行业业务规模的状况及未来趋势
汽车和家用电器是我国改性塑料最大的终端应用行业,两个行业均具备庞大的市场规模,过去几年发展迅速,未来发展空间大。
(1)汽车行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最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依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2012年,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3%和4.33%;2013年,汽车产销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80%和13.90%。
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增长较快,但人均保有量依旧很低。从人均保有量来看,2009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已从2001年的14辆上升至47辆,但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以2007年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低于全球平均141辆的水平,更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600-800辆的水平。受益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中西部地区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居民家庭收入的提高,我国汽车产销将保持稳步增长。
(2)家电行业
目前,中国已成为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大国,是全球家电制造中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传统家电产品的产销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电视机产量为11,937.78万台,电冰箱产量为7,546.03万台,洗衣机产量为6,500万台,空调产量为11,219.86万台,为进一步提高生活品质,我国对吸尘器、空气净化器、榨汁机、挂烫机等生活小家电的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公布的《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实现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的转变,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10万亿元,年均增长率8%-10%,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达到32%-35%。
另外,改性塑料的其他终端应用行业如电子电气、建筑、新能源、军工、3D打印等,亦均是市场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行业。
2、塑料占材料总量比重的状况及未来趋势
塑料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金属、木材、陶瓷等材料的替代品,“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应用在不断拓展。
汽车领域,近三十多年来,国际上汽车塑料的用量在不断增加,平均每辆车上塑料的用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0~60公斤已发展到目前的130公斤,且增长仍在继续,我国汽车使用塑料用量不足汽车自重的10%,与欧、美、日等国的汽车塑料用量比例20%以上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的汽车产销已是一个十分开放的领域,汽车塑料用量水平与国际水平趋同是必然方向。随着汽车轻量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到2020年前后,国外汽车最大塑料用量将会达到500kg/辆,占整车质量的比重将达到30%-40%。
家电领域,产品塑料化已成为家电行业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以金属、玻璃等材质制造的家电零部件被塑料代替,塑料已成为家电领域应用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材料。
追求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是各行业、各领域的诉求,塑料凭借在性能、价格方面的优势,在电子电气、建筑、新能源及军工等行业均在对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等材料构成替代趋势。
3、改性塑料占塑料总量比重的状况及未来趋势
塑料改性技术诞生时间较短,目前我国工业和民用中消费的绝大部分是未经改性的普通塑料,2010年,我国改性塑料消费量占塑料总量的比重仅为7%左右,当时世界平均水平为20%左右。
随着消费者在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政府对环保监管日趋严格,塑料改性技术的进步,以及改性塑料产能的扩大,改性塑料将大范围代替普通塑料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例如,普通塑料材质的垃圾袋、农业薄膜,正在被完全可降解的改性塑料替代,改性塑料消费量占塑料总量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我国改性塑料消费量占塑料总量的比重将上升到12%左右,但仍远低于2010年时的世界平均水平,改性塑料对普通塑料的替代空间巨大。
(二)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对塑料进行改性始于20 世纪90 年代,不过后续十来年中,行业处于基础技术研发和市场认可度推广阶段,市场规模并不大,到2004年时市场规模约200万吨。最近十年,我国改性塑料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市场规模接近600万吨,2010年和2011年,市场规模以1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2年,在汽车和家电行业均低迷,其中家电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情况下,改性塑料发挥了新型材料的优势,通过对其他材料的替代使用,依然实现了市场规模的小幅增长。
人类发现并使用塑料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对塑料进行改性的历史并不长,未来改性塑料的市场前景良好。预计未来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以1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三、行业壁垒
(一)技术壁垒
改性塑料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掌握塑料改性技术是企业正常经营、持续发展的前提。塑料改性技术的核心在于产品配方,目前具有较大商业应用价值的产品配方几乎都被行业内少数技术先进的企业拥有并严格保密。
自主开发产品配方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在研发设备、生产设备(试产用)、试制材料方面进行大额资金投入,还需要获得高端专业人才、下游行业技术数据等稀缺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海量测试才有可能取得一定成果。业内技术先进的企业一般都有10年以上技术开发经历,新进入企业很难迅速突破这一技术壁垒。
而且,改性塑料的配方并非一成不变,其需要根据下游行业需求的变化不断升级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进入者即便通过购买等非自主研发方式取得某些重要配方,也会因无力进行后续升级而不能持续经营。因此,新进入者必须具备自主开发产品配方的能力才能在改性塑料行业拥有竞争能力。
由此可见,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需面临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挑战,这也构成了本行业的进入壁垒。
(二)客户壁垒
改性塑料行业的下游产业多为耐用消费品领域,因此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在汽车等改性塑料高端应用领域,终端厂商不仅要对零部件进行认证,一般还要直接对零部件使用的材料进行认证,在其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邀请材料供应商参与产品所用材料的规划设计。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解决方案被选用后,就入围到终端厂商的认证体系中,获得向入围零部件制造商或者直接向终端厂商供货的权利。
通过向终端厂商提供性能优异、质量可靠的终端产品并借此获得进一步技术研发必须的关键数据,改性塑料厂商就可以与下游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体的形成意味着终止合作对双方的成本都很高。下游厂商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材料供应商,因此对后入者形成了较高的壁垒。
(三)规模和资金壁垒
改性塑料的生产只有达到较大的产销规模,才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议价能力、降低综合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要扩大产销规模,改性塑料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高标准的生产车间、采购先进的设备。同时,行业下游客户一般要求供应商提供一定的付款账期,这也占用了改性塑料厂商的流动资金。因此,投资本行业的厂商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较高的资金门槛将对新入者构成一定的进入障碍。
(四)认证壁垒
改性塑料企业自身的生产管理还需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证明自己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产品。为汽车行业供货的,还需通过汽车行业国际质量体系ISO/TS16949:2009认证并有效实施。通过这些体系认证并从实质上达到其要求是改性塑料企业必须跨过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