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催生了巨大的保险金融市场。保险业蕴含着巨大潜力,正成为后金融时代的朝阳产业,金融领域的常青之花。
一、十一五期间中国保险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1979年,中国国内保险业务恢复,当时,中国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人民币。在经历25年的发展后,保险总资产在2004年突破一万亿元。之后,从2005年到2010年的6年里,中国保险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2006年不到三年时间总资产突破二万亿元;2010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1.47万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9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突破万亿,达到1.08万亿元,保险行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607亿元。保险总资产达到5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保险市场,市场规模年均增长近30%,保费收入跃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达或超过5000美元,由此将迎来保险市场的又一个快速发展期。中国将从一个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新起点、新阶段、高质量的快速增长将成为中国保险市场的主旋律。目前,保险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将实现全面转型升级,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重要部分,其市场前景毋庸置疑。
二、保险业市场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的背景
一是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国际经验显示,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保险的有效需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消费者有保费缴纳能力的实际需求,即以支付能力为前提。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收入或将翻番,保险需求将不断攀升,由此将迎来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期。
二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释放。以储蓄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转型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通过保险机制,降低个人的不确定风险,可以有效的释放我国居民的高储蓄,提高消费水平。此外,住房、汽车、旅游等保险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人的消费结构相应发生了变化,以生存需求为主的单一消费模式正在向消费多样化转变。在总消费中,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下降;家庭支出更多用于耐用品的消费,从而引起相关保险需求的增长。
三是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目前,中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已经或超过14%。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问题集中在老年经济问题和健康问题两个方面,如养老、护理和医疗费用开支等,这些都将为保险市场创造极大的市场需求。
三、保险需求增长的市场空间巨大
1、从保费深度、密度上看增长潜力
目前中国保险业总体来说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未来市场潜力很大。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密度(即: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121.2美元,位列全球64位,且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95.1美元。位列第一位的是荷兰,保险密度6554.6美元;第二名是瑞士,保险密度6257.6美元;再次是丹麦,保险密度5528.9美元。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位列第9、第10。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3.4%,位列全球44位,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0%。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深度位列第一位的是中国台湾地区,保险深度达到16.8 %;第二名是荷兰,保险深度达13.6%;再次是英国,保险深度达12.9%。中国香港则位列第5,保险深度为11.0%。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保险业后发优势非常明显,这意味着中国未来保险市场潜力还很大。可以预见,中国保险行业承保业务在未来10年左右还将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2、社会财富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将为保险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一般保费占GDP的10%左右,而我国保险费只占到3.32%,当然这主要也是由于我国人均GDP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百姓不可能有多余的资金首先购买保险。目前的情况是有需求,但购买力不足。近年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消费模式的多样化,促使保险需求不断扩大,为保险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住房、汽车、旅游、养老、护理、医疗、经济动荡、与天灾频发等,大大拓展了保险的需求领域。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的增强,寿险、家财险、企财险、机动车辆保险、责任险、信用险、工程险等财产险的增长空间也值得预期。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及近两年由于地震、瘟疫、流行病、洪灾、等自然灾祸,一方面激发了居民和机构的投险意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保险品种的创新。
四、保险行业板块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稳定、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3家在国内排名前三的保险公司都成功的实现了在境内外上市。上市以来,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过去保险业发展主要依靠承保业务,资金运用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存银行、买国债、买基金。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涉及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股票、基金、公司股权以及境外投资等多个领域。为了防范保险投资的风险,提高保险投资水平,我们还成立了一批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实现了保险投资的集中化和规范化运作。建议关注以下个股:
中国平安(601318):公司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拥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2008年,中国平安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2009年6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平安列全球寿险公司第二名。在中国500企业强中位列第16位。2001---2009年连续八年荣获 “中国最受尊敬企业。”
其2010年实现净利润179.38 亿元,其中寿险业务84.17 亿,占比为46.9%;产险业务38.65%,占比为21.5%;银行业务28.82 亿元,占比16.1%,证券15.94 亿元,占比8.9%,信托10.39 亿元,占比为5.8%。每股收益2.30 元,每股派息0.55 元。预计2011、2012年可实现净利润230亿、270亿,每股收益为3.01元、3.64元。目前动态PE约为16倍,P/EV约为1.57倍(股价对内涵价值比率)。中国平安从2006年上市以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分红率,无论从投资、增长、防御的角度看,都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建议重点关注。
中国人寿(601628):公司目前为中国最大寿险公司和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世界500强之一,是国内首家在香港、美国两地同时上市的金融企业。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500强”排行榜显示,中国人寿已连续第8次榜上有名。在中国500企业强中位列第6位。
其2010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38亿元(折每股收益1.19元),同比略增2.3%。2010年每股分红0.40元。目前,中国人寿总资产达到人民币14105亿元,同比增长15%,公司已赚保费人民币3,180亿元,继续占据中国寿险市场主导地位。预计2011、2012年可实现每股收益为1.40元、1.64元。目前市盈率10余倍,估值较低,建议关注。
中国太保(601601):2010年中国太保实现了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其综合实力在中国500企业强位列中,从前年的48位提升到第22位。
2010 年公司营业收入1417 亿元,同比增 35.8%,主要源于去年寿险业务和产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其中寿险规模保费增长48.4%,产险保费增长50.2%。其增长速度在业内领先。EPS 为1.00元,每股派息0.35元。得益于内部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不断优化,中国太保内在活力的迸发,使其在寿险续期保费业务和新单保费期缴占比率不断提升,未来三年业绩有望维持 20%左右增长,预计 2011~2013 年EPS为1.26 元、1.54 元,目前市盈率不足10倍,建议重点关注。